为切实解决涉商社区矫正对象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请假难”问题,充分发挥涉商社区矫正对象生产经营积极性,助推麻城挺进全国百强县市,3月11日,麻城市检察院联合麻城市司法局召开了麻城市社区矫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
麻城市检察院党组成员黄世峰、麻城市司法局副局长范逸彬、麻城市社区矫正局局长胡俊春出席了此次会议,同时还邀请了麻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12名涉商社区矫正对象代表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麻城市社区矫正局局长胡俊春通报了我市社区矫正情况,麻城市司法局副局长范逸彬解读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十五条》(征求意见稿),希望涉商社区矫正对象要树牢法治意识,遵纪守法,努力工作,争做行业精英,努力回馈社会。
特邀的12名涉商社区矫正对象代表纷纷表示,市检察院和市司法局共同推出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十五条》(征求意见稿),切实解决了我们在经商中面临的困难、问题。我们今后一定会遵纪守法,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为麻城挺进百强县市作出自己的贡献。
受邀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致认为,市检察院和市司法局推出的《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十五条》(征求意见稿),这体现出市检察院和市司法局服务大局,助力麻城经济快速发展站位高,也体现出对入矫涉商对象的人文关怀,为他们今后从事商业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希望司法机关继续联手起来,在不违反法治的前提下创建更好地监管方式,为麻城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司法力量。
据统计,目前麻城市社区矫正对象在册449人(其中缓刑443人、假释3人、暂予监外执行3人),其中涉商矫正对象21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因为触犯危险驾驶罪、非法采矿罪而入矫,犯罪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小。与此同时,这些涉商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经营为麻城市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但在接受社区矫正的过程中,由于存在“请假难”的问题,导致他们正常的商事活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市检察院在调研走访中获悉这一情况后,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该院依法向市社区矫正局发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检察建议,建议市社区矫正局在保障总体防疫安全和严防“失之于宽”导致对象脱管失控的前提下,保障企业放手发展,尽可能降低对社矫对象正常生产的影响,依法适度放宽涉企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管理。
该院还联合市司法局积极探索优化监外执行的方式,共同制定了《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十五条》(征求意见稿),创新性地提出了将入矫涉商对象请假审批时间从“3日制”改为“1日制”;对经商出差在外的涉商矫正对象可以采用微信、视频、短信等方式请假、续假,司法行政机关可以通过微信定位报告位置等方法实施监管等多种举措,极大地方便了涉商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受到涉商社区矫正对象的热烈欢迎。
该院党组成员黄世峰在讲话中指出,法治和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双翅”,科技的发展为监管的便利和创新提供了条件。麻城市检察院和司法局通过多次调研、协商,目的就是为了在不违反法制精神的条件下,利用科学技术给监管在一定程度上松绑,为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麻城经济挺进百强作出应尽贡献。他强调,松绑并不是失管,也会有尺度。对违反监管规定的不诚信者,情节严重的将依法收监。
下一步,麻城市检察院和市司法局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涉商社区矫正对象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探索和创新涉商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方式,用心用情用法用智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努力促进监管、经营双赢共赢,助推麻城社会经济高质量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