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书香,莫负春光。2024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读书日”,为进一步丰富检察干警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书香检察氛围,麻城市检察院青年读书班开展了“书香润检 悦读青春”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
活动中,大家通过互相推荐近期阅读的书籍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畅谈读书的快乐,分享自己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工作方法、人生探索等方面的独特感受。
他们都分享了什么好书?下面带来一份推荐书单,邀请大家与他们一起传递好书、阅读美好。
夏润凤推荐书目:余华《兄弟》
《兄弟》分上、下两部,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重新组合成的家庭在文革劫难中的崩溃过程。它主要围绕两个事件展开:一是李光头和宋钢的兄弟情;二是李光头、宋钢和林红的三角恋。两个事件互相纠缠、交叉,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小说整体。小说中的兄弟情是在共同的亲情、共同的生活、共同的受苦受难、共同的扶持相帮中逐渐建立、慢慢发展,终至血肉相连、牢不可破的。这种兄弟情是食人间烟火的,是从地上长出来的,它为小说的故事及其发展提供了富于包容度的叙事框架和有力的逻辑支撑。
在这本书的后记中,余华写道: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我想这可能是人生最难的修行,但恰恰也是成功的永生之路吧。希望,两人的经历,给我们以启迪,也希望,我们都能跳出舒适圈,勇敢走窄门。要相信,一切坎坷,不过是通往目的地途中的磨砺。只要熬过那些难以忍受的孤独困苦,你所收获的,一定会比想象中多得多!
闵鹤鸣推荐书目:余华《活着》
《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在冷静的笔触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摸。
有时候我总在想,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很幸运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正如余华说的一样:“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就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活着,生命就是一个活着,不谈幸福或苦难,生命,只是一个活着的过程。只要好好活着,简单而纯粹地活着,我们就还有机会感知这个未知的世界,感受人与人之间如细丝般的羁绊,感受生而为人的微小却实在的快乐,即使只有一点,哪怕只有一点,都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成超推荐书目:刘慈欣《三体》
《三体》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所著的一部科幻小说,也是其“三体”系列三部曲的第一部。这部小说以宏大的叙事背景、深刻的社会思考和独特的科幻想象力,吸引了无数读者的眼球,并赢得了包括雨果奖在内的多个文学奖项。在《三体》中,刘慈欣通过描述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之间的接触,探讨了宇宙文明的多样性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小说以地球文明的视角出发,通过科学家们的视角、文明的兴衰、人类的道德困境等多个角度,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外星文明时的种种反应和挑战。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刘慈欣的科幻想象力和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考。《三体》不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史诗。它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入的科学思考,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宇宙世界。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科学的无限可能,也感受到了人类对于未知的渴望与恐惧。而正是这种渴望与恐惧,推动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理解这个浩渺无垠的宇宙。
龚浩源推荐书目:张辰亮《掌中花园》
《掌中花园》,是一本完全来自作者张辰亮个人亲身经验的园艺书。作者告诉我们许多园艺秘笈:书里有植物原生地环境的介绍,生长习性的说明;种植步骤都配有实图,一看就会;养护秘诀都是亲身经验的大集合,事无世细、喋喋不休又一针见血。书共分为六章:1多肉小窝,2食虫湿地,3球根花园,4藻荇交横,5雨林幻境,6妙手偶得。一共介绍了28种盆栽,每种盆栽都配有图文并茂的种植步骤,适合园艺初学者,对园艺菜鸟非常友好,实操性强,有很多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创意建议。
观赏植物让我们更加贴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种植照顾植物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抽出一点时间给它们浇水修剪枝叶从而得到内心的平静;植物的生长需要时间和耐心,我们需要仔细观察,及时予以养护。设立一个目标,就像种下一颗种子,需要我们以一点一滴的积累日日关照、耐心呵护,假以时日,也会有令人欣喜的收获。
江亚贤推荐书目:《呐喊》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最主要是因为它折射了社会现实,并且无论过了多少年,仍能警醒世人。在我看来,《呐喊》收录的小说,虽然不是每篇都能做到情节勾人,但每篇都能刻画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每篇都能引人思考现实与历史。鲁迅的譬喻明明很隐晦,却还是能让人联想到生活的种种一一当然是指有一定阅历的人。小时候的我们,正是因为历史知识的储备还不够,人生经验的积累也不够,才无法真正读懂鲁迅的文字,只好靠着死记硬背闯过那一道道关于他和他作品的考验。
《呐喊》一共收录了十四篇小说。这些小说为我们展开了从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面貌,揭露了封建文化迫害人的本质和中国国民的劣根性,它蕴含着鲁迅对社会人生和当时革命成果的深刻反思。鲁迅在自序中提到了自己当时对革命陷入迷茫的心境:“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鲁迅先生将这个世界的黑暗面撕开给你看,给你在痛苦中醒悟。
胡文洁推荐书目:《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书中为我们描述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们都是一群可爱的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这本书让我明白:奋斗不是从前简单理解的那样“头悬梁,锥刺股”。奋斗不仅仅是要吃苦,要受罪,奋斗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执着,一种在黑夜里呼唤黎明、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和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