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办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要以‘如我在诉’之心倾情办理群众身边的“小案。”3月1日,在麻城市检察院青年读书班2023年第二期培训上,班长毛威就当天的活动主题做了开场发言。
“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我们要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检察工作实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作出新业绩、贡献新成果。”活动上,学员结合本职工作,谈学习二十大精神的感悟,一致表达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推进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活动现场,学员集体观看学习了“新时代检察故事汇”中的三个典型案例,《鹦鹉小案 民生大案》、《让为果腹偷外卖的他感受到司法的暖意》和《背负着“犯罪嫌疑”的企业举步维艰,帮不帮?怎么帮?》。
“这三个案件都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我们在办案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的小案,如何妥善办理类似的案件,达到兼顾天理国法人情的有机统一,今天的视频学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这三个案件要么撤案,要么不起诉,背后所折射出的司法理念,正是当前强调的“少捕慎诉慎押”,充分释放了司法的善意和温度,我们要做法律的守护者、规则的执行者,但绝不能机械司法、就案办案,要做规则的完善者,做人民美好生活的守护者。”
“小案不小,民生如天。当我们遇到罪与非罪、捕与不捕的难题时,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地了解案情,更加精准地把握案件细节,更加深入地理解检察理念、司法政策,最终达到良法善治的要求。”
学员们结合自己办理的“小案”,分享了做法和经验,纷纷表示,这些指导性案例也要求着检察人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转变司法理念、注重“三个效果”、提升能力素质的路径,实现案件办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随后,青年读书班的干警们围绕以一个实践性、争议性较强的刑事案例为辩材,开展模拟法庭辩论。辩论赛采取采取单人对抗形式,通过开篇立论、自由辩论、总结陈词三个环节进行控辩对抗。
辩论中,控辩双方辩手围绕辩材,立足本方观点,紧扣案件事实和法律规定,运用法学理论、结合司法实践,紧扣“是否有因果关系”“是否构成构成共同犯罪”“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等展开激烈论辩,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就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等问题做了全面、细致的阐述,现场气氛高涨,“火药味”十足,为观众呈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辩论盛宴。
赛后,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杨莉点评称赞参赛选手展现了麻城检察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深厚的理论功底,充分展现了青年干警的法学素养和临场应变能力。
杨莉表示,辩论赛考量的是检察官的法律功底、实践经验、综合知识、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希望赛后各位选手要加强针对性地训练,为真实法庭辩论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