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上的简易桥存在了好多年,一到汛期,我们沿岸村民整天提心吊胆。今天你们来,解决这块‘心病’终于有盼头了!”6月17日,在麻城市人大支持下,麻城市检察院联合相关行政监管部门、镇政府及人大代表,对阎家河镇太子庙村两座废弃便桥影响行洪安全、存在行人安全隐患问题开展实地调查并协调进一步处置方案,村民张某某连连向检察官表达感谢之情。
今年4月,麻城市检察院依托“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收到人大代表反映:阎家河镇太子庙村两座村民自建便桥,严重影响河道行洪和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群众利益无小事,该院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深入一线开展调查。
办案检察官多次奔赴现场,了解到太子庙村至黄土咀村河道间有两座村民自建便桥,现已废弃,且因长期缺乏维护,早已出现垮塌。汛期一旦来临,这些“拦路虎”不仅阻碍河道行洪,更对过往群众的出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确保证据扎实可靠,检察官们充分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通过无人机航拍掌握整体情况,细致开展现场勘验固定关键证据。随后,该院主动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案件进展情况,并依法向负有监督管理职能的市湖泊局、市交通局和属地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直指河道管理漏洞,明确要求限期清理废弃桥墩、清除河道障碍物,并建立健全行洪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相关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积极行动,制定整改方案并予以实施。
“这是我们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积极争取人大支持,深化‘人大代表+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生动实践,也是倾听民声、回应民意、守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成果。”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朱超升介绍道。
自2024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与市检察院联合印发《麻城市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办法(试行)》以来,通过检察监督与代表委员监督紧密协作,已成功督促相关部门消除6处安全隐患,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守护一方平安,我们永远在路上。下一步,麻城市检察院将持续深化“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加强与相关行政单位的协作配合,凝聚更强监督合力,全力守护麻城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为群众筑牢安全幸福的坚实屏障。